“医生,我真想把这手指剁了!疼得我茶饭不思、彻夜难眠……”在诊室里,58岁的刘先生痛苦地倾诉。他伸出双手,只见手指上满是破溃的伤口,“脓”血不断渗出。钻心的疼痛,让他备受煎熬。经过医生对病情层层抽丝剥茧,最终发现造成痛风的元凶竟和刘先生每天服用的降压药脱不了干系。
小小药片
引发大危机
10年前,刘先生被确诊为高血压,此后便一直规律服用降压药。近半年,他的手指毫无预兆地开始肿胀,最后皮肤破溃。检查显示,刘先生的尿酸水平远超正常范围,并且双手关节处布满痛风石,这些痛风石正是导致手指破溃和剧痛的“罪魁祸首”。
浙江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师李涯松介绍,人体尿酸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而利尿剂类降压药会干扰肾脏对尿酸的正常排泄功能。药物进入人体后,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和分泌,使尿酸排泄量减少。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中尿酸浓度逐渐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超过饱和度,尿酸就会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肌腱、滑膜等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红肿、疼痛,这就是痛风的典型症状。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会促使尿酸结晶聚集、增大,形成痛风石,严重破坏关节和周围组织。
在医生指导下,刘先生停用含有利尿剂的降压药,换用其他类型降压药;使用降尿酸药物和抗炎止痛药物,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一段时间后,刘先生手指上的症状减轻。
血压尿酸双高
用药这么选
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副主任药师周洋介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中47.2%至77.7%合并高血压,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实是有很多降压的优选方案的。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就是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优选药物之一。另外,氯沙坦可能直接有效地促尿酸排泄,从而抑制尿酸盐的重吸收,降低血浆尿酸盐浓度,也是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优选药物。
氨氯地平和氯沙坦虽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但也应该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证用药。总之,家人或者病友推荐的药物不能随便吃,任何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都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控制食物
高嘌呤摄入
除了遗传、药物作用等因素外,痛风往往被认为是“吃出来”的病。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肥胖、过量饮酒等都是痛风的诱因。此外,现代年轻人熬夜、缺乏运动、高压力生活等不良习惯,也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变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对预防痛风至关重要。
针对备受争议的豆制品摄入问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永文从临床经验上给出了建议,建议痛风患者采用“阶梯式饮食管理”,即急性期完全避免豆制品,缓解期可尝试每周摄入2至3次豆腐(每次≤100g),同时密切监测尿酸波动。
建议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或相关症状的人群,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痛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将生活方式干预与规范用药相结合,同时定期复查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才能有效阻止疾病进展,避免关节破坏和肾损伤等不可逆后果。“此外,患者也不能自行停药,降尿酸治疗需长期维持血尿酸稳定,以防止结晶反复析出。服药剂量的改变或停药等都需严格遵循医嘱”。(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