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也逐渐由热转凉。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这个时期的关节养护至关重要。一方面,暑湿之邪尚未完全消退,人体脾胃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另一方面,早晚温差逐渐增大,风寒之邪容易在人们不经意间侵袭人体。这种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关节周围的气血更容易凝滞、经络不通,从而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
饮食推荐薏米芡实粥、银耳百合羹。立秋后,骨关节炎患者要在饮食等方面注意调理养生。饮食调养要注意健脾祛湿、滋阴润燥。健脾祛湿可多食薏米、芡实、白扁豆、山药、茯苓等,可以煮粥或煲汤食用。推荐薏米芡实粥,将薏米和芡实按照1:1的比例,加水煮粥,具有健脾祛湿、益肾固精的功效。滋阴润燥可多食百合、银耳、雪梨、黑芝麻等。百合银耳羹非常适合立秋时节食用。立秋后,骨关节炎患者在饮食上还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激凌、冷饮、生鱼片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体内寒湿。
起居推荐早晚戴护膝、护腕。秋季应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早睡早起。立秋后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可以在早晚适当佩戴护膝、护腕等护具,避免风寒之邪侵袭关节。秋后仍有一伏,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潮湿的环境容易加重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
运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散步。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疼痛。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中要注意控制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在运动中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中医调理推荐艾灸、泡脚。艾灸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等。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至15分钟,每周艾灸2次至3次,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在热水中加入一些艾叶、花椒、生姜等中药材,增强泡脚的效果。也可以将这些中药材放入水中煮沸后,待水温适宜时泡脚,每次泡脚15分钟至20分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疲劳。